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網站功能選單

臺北市孔廟儒學文化網

字型放大 字型縮小

陳傅良

陳傅良(1137~1203),字君舉,號止齋,温州瑞安縣人(今江蘇省瑞安市)。是南宋頗富盛譽的學者。陳傅良年少時,對科舉舉試的一套程文頗不以為然,為文自成一家,名重一時,追隨者甚眾。其後師從永嘉學者鄭伯熊、薛季宣,成為薛季宣的大弟子,繼承和發揚了薛季宣的事功之學,深得其學之精髓,並開始致力於有關國計民生實用之學的討論,後成為永嘉學派的重要學者。乾道六年(1170),陳傅良進入太學讀書,與當時的著名學者張ㄔˋ﹔chi、呂祖謙結識,問學質疑,交互往來,學術日益精湛。
  陳傅良於乾道八年(1172)登進士甲科,授泰州州學教授,未赴任,仍在溫州一帶教書講學。不久,陳傅良被舉薦為太學錄,後為福州通判,受到曾任宰相的梁克家賞識,協助其編撰《淳熙三山志》。淳熙十一年(1184),陳傅良與友人在瑞安縣創辦仙岩書院,聚眾講學,擴大了學術影響。光宗紹熙元年(1190),陳傅良任浙西提點刑獄公事,第二年赴臨安奏事,四年,任權起居舍人。當時,光宗在請立嘉王趙擴為太子的問題上與遜位退居重華宮的孝宗不合,光宗以有疾為由,長期不去向患病的孝宗問安,有失孝道,引發朝野非議。紹熙五年(1194),陳傅良為此上書光宗,極力勸諫,光宗不聽其言,於是陳傅良辭去官職,離開朝廷,返回故里。五年六月,光宗病故,知樞密院事趙汝愚聯合知閤門事韓侂胄發動政變,擁立寧宗。寧宗即位後,召陳傅良回朝,為中書舍人兼侍讀、直學士院、同實錄院修撰。但此時趙汝愚與韓侂胄爭權,勢成水火。韓侂胄先下手斥逐趙汝愚集團的朱熹。陳傅良與朱熹雖然在學術思想上有差異,但由於朱熹既是當時的著名學者,又是「三朝故老」,他認為不可隨便免職予以祠錄,因此不肯草詔,結果受到御史的彈劾,罷官回鄉。從此陳傅良以其所居為「止齋」,杜門問學。慶元黨禁,陳傅良被列入黨籍,再遭參劾。「偽學」黨禁解除後,陳傅良於嘉泰二年(1202)復官,不久知泉州,授集英殿修撰、寶謨閣待制致仕。嘉泰三年,陳傅良去世,年六十七,諡文節。
  陳傅良上承薛季宣,下啟葉適、蔡幼學、曹叔遠等人,在永嘉事功學派中佔有承前啟後的重要地位。陳傅良對薛季宣的思想繼承得最為堅持、徹底。首先,事功學者認為「形而上者謂之道,形而下者謂之器」,即抽象的道理,必須施用於實際才有價值,強調道與器是一體之兩面,二者不能分離,道是從具體事物中總結、提煉出來的法則,道就存在於器中,象禮樂法度這樣具體事物中,都蘊含有豐富的道理。「道不離器」的「道」,與理學家離開具體事物空談的「道」,不是一個概念。薛季宣、陳傅良講的「道」,指的是事物的內在規律性,是事物存在的內部法則,「道」是事物自身所具有的,而不是外加的。而理學家講的「道」,是指先天地而存在的、先驗性的「天理」,認為天理是萬物的本源,具體事物的規律、法則不是事物自身所具有的,而是外在的天理在具體事物中的體現。所以理學家的「道」與事物是分離的,事物由「道」所產生、所規定的。功學者則強調要從具體事物的研究入手,通過細緻的分析,找出其中包含的規律,再用來指導實踐。
  其次,反對輕視功利,反對空談義理,注重實際事物的功用和效果,這是薛季宣、陳傅良宣導的事功之學的根本特點。強調經世致用,致力於有關國計民生的實用之學。所以薛季宣和陳傅良都非常重視時政,致力抗金鬥爭和謀求國家恢復,為解決國家面臨的現實問題,積極獻計獻策。經世致用反映在陳傅良治學上,就是提出了「六經之義,兢業為本」的治學宗旨,即讀書做學問,最根本的是為國為民謀求實際功利。反過來說,如果不是為國家、人民謀實利,那樣的學問就沒有甚麼意義,反對空洞說教。南宋士大夫不少人將北宋滅亡歸咎於王安石變法,陳傅良卻從實際出發,贊同部分新法。他將薛季宣的事功思想應用於實踐,對宋代的政治經濟制度進行深入研究,致力於改革時政,使事功思想在實踐中得到進一步的充實和發展。
   「六經之義,兢業為本」的提出,使陳傅良的治學進入一個新境界。如果說此前他對理學的理論觀點還存有某些模糊認識的話,那麼自此,他終於與理學劃清了思想界線,抱定了求實致用的宗旨,把事功之學,提升到一個新階段。對於儒家經典,永嘉學派主張以經制言事功。即研究儒家經典的目的,是要從儒家經典中挖掘適用於當代國家治理的思想、制度和辦法。這既屬於歷史學研究的內容,也具有事功的特點。事功學派大都入經出史, 從史學中尋繹出解決當前政治經濟中種種問題的辦法, 充分地體現了史學的功能和作用。陳傅良出於這種觀念,著有《周禮說》三卷十二篇,格君心、正朝綱、均國勢說各四篇,上呈光宗。永嘉學者以事功思想解釋經制,在經義上與朱熹有明顯分歧。葉適的「義利雙行、王霸並用」之說,深受此影響,最終導致了葉適與朱熹間著名的「王霸義利之辯」。
  陳傅良的著述頗多,有《周禮說》三卷,《春秋後傳》十二(或十五)卷、《左氏章指》三十卷,《毛詩解詁》二十卷,《進讀藝祖皇帝實錄》(即《建隆編》,又名《開基事要》)一卷,《讀書譜》一卷,《西漢史鈔》十七卷,《止齋文集》五十一卷,《周漢以來兵制》(即《歷代兵制》)八卷、《永嘉八面鋒》十三卷等書,參與編撰《淳熙三山志》。民國八十七年(1999),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了《陳傅良先生文集》,由周夢江先生點校,收錄了現存大部分陳傅良的著述。

撰稿人:古麗巍
網站滿意度調整